保险业:数学与经济学
小城不小,大城不大。希望通过小城故事,一起去感悟所谓的“小成”与“大成”。
保险业:数学与经济学
【2019年,乃至未来,保险业将何去何从,也许只要回到经济学,回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,我们才能找到答案。本期聚焦“数学”与“经济学”。】
经济学日益技术化,工程师化,这是悲哀和悲剧,也产生严重恶果。拉赫曼在多年前就说这是经济学的黑暗年代,现在或许更黑暗。经济学需要一场范式革命,回到把人当人看的经济学上去。
正确的经济学知识非常稀缺,缺乏正确的经济学知识,发生在经济学教授身上,甚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身上。哈耶克说里昂惕夫(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)经济学一窍不通,也是指他经济学常识缺乏的意思。当我们有了正确的经济学这把尺子,就可以去衡量其它人的经济学,我们不再看一个人的名气去判断他的水平。假如只根据所发表的论文的级别去判断一个人的学术水平,这本质上是一种行政思维或体制思维,因为行政只会看级别和数量,换句话说,是缺乏自己判断力的体现。
经济学非常重要。米塞斯说,工业革命的产生,是因为经济学家推翻了一些陈旧的教条,如“用价廉物美的商品击败对手是不公平的”“机器会带来失业,是个坏东西”“政府的职责之一是防止有效率的商人发财,保护效率低的商人免于效率高者的竞争”“用政府权力或其他强制力量来限制企业家的自由,是促进国民福利的适当手段”等。他认为没有经济学思想把这些错误的观念推翻掉,自然科学的进步增进大众的福利就没有可能。依靠经济学的教义制订的自由政策,才使技术的进步促进财富的增长具有可能性。
经济学的数学化趋势明显,但数学语言并不适用经济学:①数学不能说明一种状态的形成,以及从另一种状态到另外一种状态的过程。②数学经济学描述的是假想的均衡状态,不是真实市场(米塞斯《人的行动》)。
真实市场的运作难以用数学描述。数学逻辑和经济学逻辑有根本的区别。经济学逻辑可以描述市场过程,数学为什么不能:
在数学中没有货币运用的空间。真实世界必然使用货币,数学没法对人们使用货币进行描述。比如“机制设计理论”中没有行动、没有货币。使用货币意味着行动。数学只有“数量”,没有“行动”。
数学全是等量关系,而经济学中没有等量关系。价值是主观的,不能基数化,只能排序不能加总,更不能求导。在价值的世界中没有等量关系,一加一等于二是等量关系,但我一个苹果换你两个梨不是等量关系,两种商品对你我价值不相同,交换不是等价交换。3)行动的非连续性。数学建立在连续性假设之上,但人的行为是非连续的,人也不是同时选择无数的商品。
经济学不是求解数学题。给出一个函数,求解最大化,这是数学,不是经济学。“黑板经济学”可能误导对真实世界的理解。经济学的数学化是坏风气,是道德堕落,是悲哀。“数学帝国主义”与这样一种功利主义的研究态度很有关系:即只求发表,只看发表,不问真理。
保险系统的健全,离不开其对数学方法的有效应用,数学方法中的概率论等一系列的数学模式,对于保险学的实际操作有着重要的作用,其提供了一系列的数理基础,为保险费环节的应用,提高了理论基础。通过对其概率论环节的应用及其大数法则的深化,可以促进日常保险活动的稳定发展,促进其保险环节中损失分摊环节及其相关环节的优化,确保其相关风险责任的有效落实,确保其经营活动稳定发展。
但是,保险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数学化,例如经营结果的优化问题、破产概率的问题等,却是保险研究的悲哀,因为保险是一种经济活动,而不是一个数学求解问题。
对中国保险业来说,经济学同样非常重要。阻碍保险发展的错误政策,会因为错误的观念而出台,而错误的观念又是受错误经济学的影响。凯恩斯和哈耶克是死对头,但他们都认识到观念的力量。
凯恩斯说:“讲求实际的人自己为不受任何理论的影响,其实他们是某个已故的经济学家俘虏”,“危险的东西不是既得利益,而是思想”。
哈耶克说“长远而言,是观念,因而也是传播观念的人主宰着历史发展进程”。